This Domain(Zuid.cn) is for Sale:
当前位置:最大建筑 > 建筑材料 > 上海颁发“健康型建筑材料”证书

上海颁发“健康型建筑材料”证书

据《解放日报》住宅消费周刊报道,上海市建筑材料业治理办公室日前将首张“健康型建筑材料”证书颁给了麒麟牌涂料。对于从1995年就开始着手制定健康型建筑内墙涂料上海地方标准的上海市健康型建筑材料领导小组来说,这第一个达标领证的产品实在是来得太慢了。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市场上各种各样号称“绿色建筑材料”、“环保建筑材料”的产品已将他们弄得没了方向,这一个看上去没什么非凡的“健康型建筑材料”标志似乎并不能引起他们太大的注重。
绿色建筑材料是什么
  上海是全国建筑材料的健康性研究走在比较前面的地区。早在1995年,市建委就出面牵头与市环保局、卫生局联手组织82名专家教授举办了首届绿色建筑材料研讨会。会上,专家教授经过论证,对绿色建筑材料下的定义是环保、健康、安全,尤其是要考虑对生态的影响。但由于目前中国的国情,要做到完全“绿色”并不现实,因此上海市把“健康”的要求放在了首位。
  这次会议召开后,上海市成立了健康型建筑材料领导小组,在参照了一些国际领先标准如德国“蓝色天使”、欧共体“绿色建筑材料”之后,制定了国内首个绿色建筑材料地方标准——《健康型建筑内墙涂料(上海市地方)标准》。这个标准目前是国内要求最高的,它比国家环保局“环保标志”(GB标准)的一等品还多了7个关于健康方面的要求。这也是为何标准出台两年多了才刚刚有一家幸运儿拿到了这一证书的原因。
绿色,我们不应忽视
  从表面上看,“绿色”似乎是个显得有点遥远的追求,但随着人们对整体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假如得知有些建筑材料产品会严重危害自己的健康,相信谁都不会漠然看待“绿色”了。
  1998年,北京发生了首例装修污染索赔案。一个消费者在入住新房几个月内,一直有咽喉疼痛、辣眼流泪的现象,后来竟查出得了“喉乳头状瘤”,而居室中测出的甲醛浓度平均超标了25倍!该消费者将装修公司告上了法庭。如今人们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但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却熟悉不足,比如木材中的黏合剂(甲醛),国外不少国家是严格禁止的,而国内却普遍超标。有关专家认为,只有当人们都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时,有关的规定、举措才会进一步完善。
绿色标志,宜精勿滥
  目前市场上打着“绿色”招牌的建筑材料产品也有不少。上海市有一家单位专门颁发“绿色建筑材料”标志,至今已颁发了100个左右的标志,事实上这是一个公司行为,“绿色建筑材料”是这家公司的注册商标!类似这样的纯商业行为还有一些。
  对于由上海市建筑材料办颁发的“健康型建筑内墙涂料”标准,有些公司认为这个标准要求太高,公司要通过大量的测试努力才能达到这个标准,这样就要增加成本影响销售;而还有一些公司则认为,现在老百姓又不清楚各个标准之间的区别,产品有没有达到“健康型”的标准,并不影响销售。 对此,市建筑材料办有关人员指出,标准定得高是代表了涂料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鼓励一些好的公司研制开发真正绿色的产品。现在市场上的涂料,经抽查有75%是达不到生物毒性控制要求的,这说明内墙涂料的健康性问题还相当严重,尽管有关方面还不能采取强制手段,但随着时间推移,那些不够健康标准的产品必然会遭到淘汰。
给绿色建筑材料鼓励与扶植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绿色建筑材料还是刚刚起步,早在1991年,欧盟各国就专门为规范各国的“生态标志”立法,因此逐步完善中国的相关标准体系、建立激励的治理办法、强化技术支撑就成了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的当务之急。有关人士建议,首先应支持绿色建筑材料公司的发展,在政策、税收上予以政策倾斜。其次,对各种标榜绿色建筑材料的产品予以整顿,明确绿色建筑材料授证界限,绿色产品授证不是公司行为,也不是某群众团体授予就可以。对于假冒绿色产品的建筑材料产品,要及时予以披露并给予必要的处罚。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中国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对外开放   下一篇:国际铜业协会参与铜水管市场运作
好东西怎可一人独享? 推荐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