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行业涌现大批采用池窑拉丝法的新型工厂
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创始于1958年,历经40年的发展,从小变大,由弱变强,至今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一门独立工业体系。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年产玻璃纤维已超过2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9%。近年来通过重点扶持大型高科技含量公司,在玻璃纤维行业中涌现了一批采用国际先进生产工艺——池窑拉丝法的新型工厂,进一步缩小了中国玻璃纤维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
采用池窑拉丝工艺,可由玻璃配合料经窑炉熔化后直接拉制成玻璃纤维,所以与传统的球法坩埚拉丝工艺所采取的先制成玻璃球,再在坩埚内二次加热后拉制玻璃纤维的方式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差异。池窑法带来了简化工序、降低能耗、改善玻璃质量和扩大生产能力等一系列优点。中国自80年代末引进第一条国际先进水平的池窑拉丝生产线以来,通过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于90年代,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相继建成了山东泰山年产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和杭州年产7500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非凡是采用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八五”科技攻关成果设计建成的杭州玻璃集团池窑拉丝生产线,从配合料制备、单元窑熔制和纤维成型,到制品后加工装备均立足国产,并由院厂结合,自行调试、点火和投产。通过两年的生产运行表明,该生产线的整体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攻克了池窑拉丝生产工艺的要害技术,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点的池窑拉丝技术与装备国产化目标。项目投资仅为同类引进池窑的60%~70%,充分体现了国产池窑技术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和创新性。
经专家鉴定认为国产池窑拉丝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研究并确定了适合池窑拉丝的原料配方,建立了稳定的E玻璃原料基地,配合料配制系统达到国际水平。2优化设计了具有国际水平的E玻璃单元窑;根据中国国情优选了单元窑耐火材料;研制了高速热风烤窑技术及多级旋流半热壁烤窑器、低品质燃油的燃烧技术和高压雾化小流量燃油喷枪、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双节狭缝式高效金属换热器;在玻纤工业首次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较先进的控制软件和国产化DCS相结合的池窑控制系统,在控制精度、控制效果、与PLC的通讯能力等方面,全面满足了生产高质量纺织细纱的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3成功实现了池窑拉丝成型工艺技术及装备国产化,改进了大漏板高温抗蠕变等要害技术,满足了高质量玻纤精纱和细纱的生产要求。4研制成功的大卷装自动换筒拉丝机、直接无捻粗纱拉丝机、隧道式原丝烘干炉、45公斤级无捻粗纱络纱机和包装机、玻璃纤维短切毡机组、大卷装玻纤捻线机等生产设备,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其性能达到国外同类设备的水平,价格仅为国外设备的50%左右,具有市场竞争力。由于国产池窑拉丝生产线的诞生,打破了国外池窑拉丝成套技术的垄断局面,实现了中国玻璃纤维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及高品质玻纤制品的国产化,实现了国产高品质玻纤制品出口创汇,有力推动了玻纤行业的技术进步。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提出,玻纤工业80%以上公司将采用池窑拉丝工艺,基本淘汰落后的坩埚工艺,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描绘了美好的前景。
上一篇:重庆四维瓷业强化管理采取新举措 下一篇:北京建筑材料机械厂广拓市场产销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