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商纷纷移师大陆
建筑业面对迈向廿一世纪的二○○一年,普遍抱持悲观保守的态度,远雄国际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润泰集团、长谷建设等公司,纷纷跟着台商「西进旋风」走,并扩大部署在中国大陆的投资,远雄国际集团将在上海、北京「技术输出」,把台湾厂办大厦的成功经验,移植大陆,抢攻高科技工业厂办园区的开发和营建治理市场;宏总建设则计划转战马来西亚,开发工业区。
目前中国大陆已成为台湾「资本输出」最大的市场,早在一九九六年,台商核准间接对外投资中国大陆的总金额,就高居台湾历年来核准对外投资地区的第一位;但是随着台湾房地产市场迅速恶化,使得不少建筑业负责人似乎上了一课震撼教育,深切体认到台商「西进旋风」的致命吸引力,甚至本来不想到大陆投资房地产的建商,也计划登陆寻找商机。
远雄国际集团董事长赵藤雄表示,2000年下半年来,房地产景气迅速恶化的程度,可说是有史以来的破天荒,政经局势纷乱造成民心丧失、产业加速外移,不用说政府有什么行动了,而且连个气氛都没;反观中国大陆正吸纳大量台商前往投资设厂,这股趋势,令建筑业不得不深思如何跟着产业脉动走,才有明天。
赵藤雄表示,远雄集团大都市建设过去廿、卅年来开发工业厂办大厦个案以来,向来对于产业动脉、景气荣枯最敏感,鉴于台商「西进旋风」快速兴起,近来大陆也多次邀请远雄集团前往开发外商和台商登陆所需要的高科技厂办园区,包括大上海、浦东、昆山工业区、北京、大连,都有跨国晶圆、半导体和高科技大厂前往投资设厂,因此远雄集团也打算登陆。
至于投资金额、地点,赵藤雄表示,为了降低风险到最小,远雄倾向不带资金去投资,而是先以单纯的技术输出、提供大陆当局开发高科技厂办园区所需的设计、规划、光纤网络和宽频网络通讯设备、销售或经营治理等营建治理,这是风险最小的模式;在地点选择方面,目前正评估中,可能以浦东为主。
远雄集团旗下的远翔仓储公司,八十八年已在上海设立办事处,未来一年也将正式展开仓储业务。
此外,最近两三个月来台商密集登陆,所掀起的台湾工业厂办投资热,也烧到已经饱和的昆山工业区外围。上海台商联谊会会长张福美表示,昆山市政府为吸引台商,提供五通一平和租税减免优惠,并在昆山推动昆山工业开发区新区,开发为「台商中小公司工业城」,面积占地一千亩(约六十六万坪),预计二○○一年初展开招商,目前已找上台湾中小公司协会理事长戴胜通协助招商。
据悉,台商总共有七百多家厂商在昆山市设厂,但是最近短短的三个月,又吸收了两百多家,总共又批租出去五百多公顷的土地,显示大陆市场的「磁吸」效应。
除了大陆工业园区、高科技厂房的需求日益提高,使得台湾专门开发高科技厂办园区的建商,已计划登陆之外,太平洋建设集团也积极发展「百货王国」。
太设集团总裁章民强表示,太平洋百货已在上海设立三家店、重庆一家、成都两家,总共六家,二○○一年四月还要在北京开一家盈科店,是太百和香港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由儿子李泽楷负责的香港电讯盈科集团,两家公司合资设立。
另外,润泰集团也动作频频,计划在未来五年,把旗下大润发量贩店,从现有的十一家、拓展到一百家。
长谷建设则把上海长谷建筑材料公司当作大陆事业的重心,再逐步扩张房地产投资开发的业务。
不过,高雄宏总建设公司却以「南进」取代时下盛行的「西进」,宏总在十二月廿八日斥资四亿八千万元,买下马来西亚GTMC控股公司四七.五%的持股,目的是取得GTMC在吉达州廿五公亩的双溪大年工业区土地,计划开发为工业厂房。
建商认为,面对新的一年,很多业者的心理相当沉重,惟有尝试「走出去」,跟着产业脉动走,才有机会。
上一篇:中国建筑材料产品进入品牌竞争阶段 下一篇:首家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