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材料产品进入品牌竞争阶段
近年来,建筑材料厂商参展的目的有所改变,以前是以订货为主,厂家通过参展以获得下一年生产订单,现在大多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公司形象,树立品牌效应。
2000年8月,全国建筑材料商品展销会展位拍卖,16组24个展位全部以高出底价一倍以上价格成交。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建筑材料商品展销会上,组委会有关人士介绍,展销会开始创办时以订货为主,不少建筑材料厂商通过参加展会获得下一年生产订单。但近年来持这种想法的厂商越来越少,最近几届组委会不再统计成交量,参展厂商还是以每年20%的幅度递增,而且对展会的投入不断增加。今年展销会共设有1800个国际标准展位,商家采用特装形式布展的占80%,比去年高出20%。以往参展中少有的歌舞表演也在今年的建筑材料展中出现。
市场需求促进了建筑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今年仅广州一地就新出现58个牌子的瓷砖和洁具。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品牌也开始表现出对中国市场感爱好的意向。美国史丹利、杜邦、奥地利海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根亭门窗有限公司、德国Sommer精密刀具研磨加工中心等世界大型建筑材料公司都已经或预备进入中国市场。
竞争压力使国内一些较大的建筑材料商不再单一追求暂时的销售业绩,转而思考如何提升商品内涵、寻求更长远的发展道路。不少建筑材料厂商开始尝试以品牌经营代替以往大批发、地摊式的销售方式。“蒙娜丽莎”瓷砖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建筑材料大多沿用“大批发”方式批到各地,但由于经销商素参差不齐,且往往同时经销多种品牌,难以把公司完整的品牌形象展示出来,也难以为终端客户提供满足的服务。现在,公司正着手建立遍布全国的总经销体系,向“专卖店”转让,各地要统一规划店面CI形象,对于产品品种和服务标准都进行严格规范。
此外,建筑材料公司也开始调整重组。专业生产、经营陶瓷的鹰牌公司,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今年一举推出“鹰牌”、“华鹏”、“秉安”三个品牌,成为集墙地砖、五金配件、卫生洁具于一体的集团公司。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中国建筑材料市场开始进入新一轮发展期:竞争走向深入,市场份额向优势大公司集中,低档产品、大路货的生存空间将逐步减少。
上一篇:2001年中国钢管市场将供大于求 下一篇:建筑商纷纷移师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