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有人说,到平遥古城不入深宅大院,只看了古城一半。此言不虚!据介绍,古城内现存3797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好的有400多处,大都是这种四合院的体制,是如今我国明清时代民居保存最完好的标本,古城之“古”确由这些古宅及流传其中的故事组成。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从北门爬上古城墙。漫步其上,古城虽尽收眼底,但没有导游小姐的讲解还是很难领会古城布局的神奇:古城形似乌龟,又名“乌龟城”,它以古市楼为中心,以南大街为轴线,主要大街呈“土”字形。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小巷宛如龟背上的纹路,与城墙一起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八卦图案……
古城更像一部书:大院小宅是其中的长短故事,长街短巷是其中的篇章结构,古城墙是这部书的封面和前言,而于城墙外围的护城河则是这封面的装饰风景。要想游览古城,不,要想将古城这部书读得一二,只有细心观览这古城墙、小巷、民宅……
“中国华尔街”变寻常巷陌
“填不满、拉不完的平遥城!”这填不满、拉不完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老者对记者说,只要你在平遥走马观花地看一看,那些深院高门藏了不知多少的晋商风流!
小小的平遥城,它的商业兴旺可追溯到秦皇汉武,但它在中国商业史上重彩之笔,却是1823年———中国民族银行的开山鼻祖日升昌票号,在此横空出世。随后几十年,这种以存储汇兑为主的票号便在晋中迅速发展起来,枝繁叶茂一直延伸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到达日本、欧洲诸国。清政府的税赋军饷的调度,一般商人的生意账上往来,都是由这些票号承接。当时全国有40多家有名号的票号,而山西就有30多家,光平遥一个不足2.5平方公里的晋中小城,就达22家之多。难怪清朝皇帝御书称之:汇通天下,一纸风行;称之“中国的华尔街”,在当时也绝非浪得虚名!
而这段辉煌的金融史,离不开当时平遥乡下出来的一个伙计———雷履泰。现今古城有两处古宅是到平遥的旅行者必去的,一处是位于西大街之上的日升昌的旧地、现在的中国票号博物馆。在这里,你可透过那些账房、地窟、押密等等,体会100多年前中国第一代银行家们的智慧和勇气,还有当时在此负气出走的日升昌二掌柜毛鸿与雷氏的恩恩怨怨。
另一处是古城书院街11号———当时雷履泰的私人住宅。房子由三进两主院跨院组成,这里曾发生过当时在晋中流传甚广的“少东家跪求老掌柜”的求贤故事,也有在雷氏身后,子孙落败,只好以变卖家产及院落饰物为生,以致院落几易其主的悲情。那至今还高高悬于雷氏里院正堂之上的“拔乎其萃”的大匾,据称也已不是原匾,原匾被北京的一个商人购去,如今不知流落何处……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朱仙镇清真寺——伊斯兰文化和宗教建筑的代表
下一篇:[韩国]无围墙的博物馆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