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余荫山房
顺德清晖园
佛山梁园
东莞可园
中国园林在世界建筑史上是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的艺术体系之一。它不同于以“人工美”为特点的欧洲“几何式”或“整形式”园林,而是模拟中国的山水画,将大自然的形象进行艺术化再现。提到中国园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以“宏伟”著称的北方园林和以“玲珑”著称的江南园林。
但你知道广东还有个“清代四大名园”吗?记者曾询问过数十位朋友、同事乃至陌生路人,但绝大多数受访人都一脸茫然。甚至不少人还会反问,广东有园林吗?
为什么四大名园“名堂”甚多,名气却小得多?规模偏小,交通不够便利,所属机构不统一(除余荫山房属旅游局管之外,其他3个园都属当地文化局管辖),各自为政、没有集中宣传扩大效应……这都是导致4个园林声誉不广的原因。但它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无疑还是那句老生常谈:如何兼顾保护和发展?
很多热心人士曾向记者反映,目前四大名园中,除余荫山房的原貌保存相对较好,其他几个园林历史上或多或少都存在拆毁、改建乃至破坏的情况,特别是梁园的萧条现状,引起梁氏后人和专家学者的深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4个园林的发展空间都受到周边住房的严重制约,有时透过园中围墙,就可以看到残旧的厂房、黑压压的住宅楼群或者是摩天大楼。
如何让“广东清代四大园林”走出低迷,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打响名气?记者所到之处,业内人士、普通游客纷纷献计献策:应当认真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继续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进一步挖掘园林自身的历史底蕴;尽快做好常规维护和文化旅游的总体规划,充分调动四大园林蕴藏的潜力;除了建筑、文博专家外,邀请对广东民间文化造诣深厚的工艺大师、艺术界人士等作为各园的学术顾问;依靠社会力量,广泛征集文物、工艺藏品和民间掌故,提高园中的陈列和研究水平,把四大园林办成集收藏、研究、展示岭南文化于一炉的“形象窗口”;多做横向联系工作,建立专属网站,增强与市民的互动,组织广东园林摄影大赛……这些金玉良言,为四大园林的未来描绘出动人的蓝图。